静电粉末喷涂工艺守则
遮蔽是在喷涂前将不要涂敷部位的部位进行遮蔽,固化后清理,办法是对于内螺纹可用相应规格的螺杆配合,光孔可用圆柱体堵塞,外螺纹可用硅橡胶和塑料管,但要注意固化前应取下高温的覆盖物。
6.3.3调高压,开启高压静电发生器,直流电压控制在60~80KV之间,通常理想电压为70KV。
8.3喷涂现场应保持清洁,无尘埃,无腐蚀性气体,无易燃物,车间内禁止吸烟。
8.4设备要可靠接地,接地电阻不超过4Ω,包括喷涂的平台、喷粉室、静电发生器等。
8.5禁止站在塑料板或胶皮等绝缘板上操作,以免人体在静电场中感应带电与地面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击事故。
6.3.4调喷枪气压,气源压力应为0.5~0.6Mpa,供粉压力一般控制在0.01~0.02Mpa之间。
6.3.5通常喷涂粉末输出量为70~120g/min,目测供粉状况,以喷出的粉末量均匀雾状为合适,喷枪头部与工件距离应保持在150~200mm为佳,对返修工件的距离可调到200~300mm之间,电压不超过79KV,喷枪与被物表面距离、角度和移动速度应保持一致,喷涂时遵循原则是先里后外,先上后下。喷涂柜体时,底盘最后进行喷涂,防止积粉过多,对形状复杂工件,由于静电屏蔽效应,凹角等部位粉量少,涂层薄,可采用40~60KV的较低工作电压及0.03~0.1Mpa的空气压力,并适当缩短喷涂距离,但不小于100mm否则会造成喷枪放电。
7.4每天工作完毕后,应将粉末清干净,并将储粉筒中的粉末取出,放到干燥室存放,以免受潮。
7.5按时进行检查空气油水分离器、空气冷冻干燥机,以防止压缩空气温度过高,影响喷涂质量,油水分离器内采用变色硅胶、活性碳,若发现硅胶变黄时,应取出放进烘干箱中,在100°C左右温度下烘烤,待干燥脱水变为蓝色即可再用。
9.5复杂工件因电位差,在凹槽等死角部位允许有少量喷不到的地方,但必须用其它涂料覆盖。
喷涂后工件从喷粉室吊出,应平稳地放在平车上,工件间应保持一定距离,以免相互碰撞损坏涂层。工件与加热器距离不应小于100mm,一般环氧类粉末固化条件:160~180°C,15~30mmin,时间短或温度低涂层不易完全固化;时间长或温度高涂层易老变色。
4.1按本守则第8条各项要求检查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是不是满足规定,不符合相关规定不准施工。
4.4检查在涂工件表面预处理是不是满足技术方面的要求(除油、除锈),如不符合标准要求,应拣出重新处理。
6.3.8下线勤清理喷枪及粉末输送管,应保持喷枪及输送管内无粉,以免粉末受潮结块,发生堵塞现象。
7.3勤清理粉末回收装置,并检查回收器是否有破损漏气的地方。更换不一样的颜色的新粉末时,应彻底清扫喷粉室,清理输送管,清理储粉筒,更换一级回收装置,更换喷枪。
8.7非操作者不准动用接触静电喷粉设备,禁止用喷枪耍弄对人体开玩笑,以免电击伤人。
9.1喷涂前应认真仔细检查工作前处理合不合格,有锈蚀、毛刺、开焊等情况,不准喷涂。
9.2喷涂工件表面涂层应色泽均一,锥纹饱满,光滑不露底,但允许在工件沟角凹槽等静电屏蔽处存在少量厚薄不均现象。
本守则适用于高、低压开关柜壳体及各类金属装置进行热固化粉末涂料的喷涂处理。
粉末在压缩空气作用下,通过喷枪由高压静电发生器提供负电荷,使之粉末带电飞向接地工件表面并吸附在工件表面,通过加热烘烤,使粉末熔融,流平固化成为分娩涂层。
空气压缩机(LGFD6/10X 6.2m3/min)、储气罐、橡胶管、压缩空气冷冻干燥净化机、静电粉末喷涂装置(喷粉室、粉末回收系统、清理系统、供粉系统、工件移动装置、高压静电发生器、静电喷枪等)、车间电器控制箱、固化炉、吸尘器、筛粉机、工件传动装置。
4.5检查整套设备是不是正常,新加粉前彻底清理喷粉室、输粉管、喷枪、一级回收器、振动筛、储粉筒等。
工件预处理-工件挂线-工件遮蔽-静电喷涂-加热固化-清理遮蔽-下线金属制件表面应平整,无划伤,焊接部位应清除焊渣并去毛刺。